12号下午,号称中国的“钢琴神童”的沈文裕来我们系上讲学。对于沈,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大多数都只认识李云迪和郎朗。说实话,沈的知名度的确比不上李和郎二人,我个人感觉还是在这个商业化时代,缺乏了商业化的炒作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刚刚去沈文裕百度吧看了看,看到有不少人在对其进行攻击,据部分回帖推断,应该是李云迪和郎朗的fans,作为一个步入工作岗位刚两年半的钢琴教 育者,我对这一现象真的感到寒心。一位足以让国人骄傲的钢琴神童,应该是全国人民心甘情愿的作他的坚实后盾,把他进一步的推向世界,或者说在他征战世界琴 坛的时候给他呐喊助威;但是我看到的却是一群鸡场小肚的国民(或者说是自以为很有评判力的小青年)在搞内讧,这个情景,不禁让我想起了电影《英雄》里面的 “天下”二字。
或许这个感觉上是“怀才不遇”的孩子是说过一些“狂妄”的话,但是那又有什么错呢?他才刚满20岁啊,想想你我在20岁的时候都在干什么吧~,全 世界,或者就小一点,在你读书的那个学校,有多少人知道你的?恐怕读热门系,一个年级几百号人的那种同学,连你的辅导员都还不一定记得牢你吧!
反过来想一下,要是你9岁就开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18岁获得国际钢琴大赛第一名,但是却鲜有人知,你郁闷不?同样是拿国际比赛大奖,当20多岁 的李云迪迪凭着自己对音乐性的掌握(或者直说就是弹得对了评委的胃口),以一首错音据统计达到180余处的《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轰动了世界的时候,而 18岁的你也同样几乎完美的演绎了技巧性绝对超过《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拉赫马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获得大奖,在国内却几乎没有什么报道,你郁闷 不?你会不会说一些所谓“狂妄”的话?
说到“狂妄”,郎朗不狂?说到技术,郎朗现在平均3天开一场音乐会,成了完完整整的赚钱机器,根本没有时间在专业上进行更多的练习,空洞的技术和夸张的动作背后是干瘪的音乐,这些不是我说的啊,是国内名声显赫的各著名钢琴大师的话。
这次沈来我们学校讲学,据内部消息,我们只给了他2000块钱……2000块钱啊!!!李云迪会来吗?郎朗会来吗?一方面来说,我们很感激他能给我们系上这些多是农村来的没见过啥世面的好多连学费都还不能及时缴清的孩子带来自己的学琴之路和获奖之路的感言;另外一方面,一个世界级的获奖选手(我就退一万步,不说他是什么大师了),2000块人民币就能让他来讲一次学,我不禁为他感到一丝悲哀。再把档次降低一点,仅仅是国内有点名气的所谓的“明星”超女们,会为了2000块钱来我们这个学校吗?不要说是第一名了,恐怕是进了决赛圈露了脸的,没一个愿意来吧?
国外的媒体报道沈获奖的时候,不乏使用夸张的称号:莫扎特第二、哲学式的钢琴家、神童、天才……而一旦这些称号到了国内,就变成了被一些这个fans那个fans攻击,指责其狂妄的把柄。国人最拿手的真的就只有这些了吗?内讧、互相攻击、践踏他人利益以求维护个人利益?
“泱泱大国,以诚信为本。”我们十多亿的国民,难道连3个青年钢琴家都容不下?非得要你争我斗,弄下去两个才算完?我真的为这些人感到耻辱!!!到底这样的荣誉,对我们中国人是越多越好还是仅此一家才好?我想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就算我再退退退退退退退一万亿步,沈文裕真的是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但是他至少“骗到”了国际大赛的第一名,“骗到”了为国争光的荣誉,你“骗”得到吗?看看现在的李宇春吧,只要不是狂热的玉米,都应该很清楚,她的风头已经完全敌不过同一批出来的周笔畅和张靓影了,她有什么真材实料吗?去看看美国的那些选秀节目吧,她甚至连人家10多岁的小朋友都比不过(网上应该有很多视频,一个美国小女孩选秀获奖的片断),但是她“骗到”了《时代周刊》的封面啊!当她“骗来”这份荣誉的时候,招来的究竟是掌声多还是骂声多呢?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多的不说了,给大家看几张照片吧,这个小毛孩,像邻家男孩一样的20出头的孩子,没有李云迪和郎朗帅气的长相和笔挺的西服,没有声名显赫的地位和 让人羡慕的财产,没有签约知名的唱片公司,没有知名的经纪人对他进行包装,没有这个商业化社会艺术行业无所不在的铜臭味……他只有属于他自己也是属于全世 界人民的真正的艺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