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1, 2007

不可复制的钢琴天才—沈文裕 . 转自http://post.baidu.com/f?kz=149319666

音符点燃的情人节



2006年的情人节之夜,记者是在上海音乐学院的贺绿汀音乐厅里度过的。那晚,我和正在上海参加音乐院校院长论坛的全国十余所专业音乐院校的院长 们、钢琴系的几代主任们以及参加第三届亚洲青少年音乐比赛的评委们、选手们以及上海的钢琴乐迷们一起第二次聆听了钢琴天才沈文裕的现场演奏。

那是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是沈文裕用音符点燃激情的情人节之夜。令记者最为难忘的不仅是青年钢琴演奏家沈文裕那晚高超的演奏和它带给现场观众的美妙 感受,还有在那一晚记者感受到了由于沈文裕的精湛演奏,在那所高雅古典的音乐厅里点燃的、令观众们久久不能抑制的、燃烧在人们心中之火!

记者亲眼目睹了、感受了现场观众、专家们那种发自内心的,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不受炒作误导的、任凭真情倾斜的激动!今后我相信,这种场面可能比 听到沈文裕的演奏还要难得!音乐会后,我对沈文裕说,今晚的音乐会对你简直就是中国钢琴界对你的集体招聘考试!没有谁的应聘考试会有比这阵容还要强大的考 官阵容!沈文裕笑笑说:是嘛!我没有想到哎!不知道他们是否满意?”我以为他要谦虚两句,没想到他接着说:“其实,谁来听对我都不重要。我在乎的是自己今 天在舞台的感觉如何?”记者追问:“你今天的感觉怎样?”“还可以吧,我从观众的掌声中听得出来,今天有很多的观众能够听懂我的音乐。这就令我很高兴。但 是我今天发挥的还不是最好。我知道我还能更好”。

参赛是告诉世界:我来了



沈文裕十岁就已经走向了世界。那年两次受邀去南非巡回演出,轰动南非全国,被一些音乐权威和媒体誉为第二个莫扎特;已经可以轻松的弹奏肖邦的第一 和第二钢琴协奏曲、莫扎特的全部钢琴奏鸣曲及许多世界名家名曲;他11岁即被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破格录取,被著名的钢琴大师豪尔教授收为门徒。就在那 一年,他只照谱自学了十几个小时就能完整地随唱片的速度演奏拉赫玛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他的才能无疑让所有的专家瞠目!

这些年在沈文裕欧美已渐成受人追捧的“天才”和“神童”。他似乎已经习惯了人们对他“神童”和“天才”的称谓。面对一次次的比赛,无论输赢(他多 次因为一些人为的因素,成绩受到挤压。许多不公平的结果让他越来越成熟,反而看淡最终获得什么奖项),但他的自信依然。他甚至说:“我得奖是很正常的事, 没得奖才不正常。我知道自己的实力。我参赛只是告诉人们,告诉世界钢琴界:我来了!因为我的理想不是得奖,而是要成为世界级钢琴大师!” 有人说他有些狂 妄,不够自谦,他却不以为然。面对未来,他的目标是:超越自己!

他不愿承受在国外遇到的不公



年仅19岁的沈文裕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国际钢琴大师的实力,尽管各种专业媒体早就对他机遇极高的评价和肯定,但一些国外经纪机构和某些国际钢琴权威出于他们各自商业利益或名誉上考虑,始终没能够给予他他认为应该得到的尊重和待遇。

由于不满自己的才华被国际钢琴界某些权威所漠视,不满自己做为中国人的才能被某些国际钢琴权威归为己有,特别是面对某些外国权威所谓:“离开我, 你就完了”的说法,沈文裕断然不能接受。他因此不愿意继续做他们的学生,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在一般人眼里十分珍惜的在国外读书的机会,他认为自己现在的能 力已经不需要国外名牌大学的文凭为自己贴金。一个真正的钢琴家,应该舞台上展示自己对邪恶能力,而不是靠头衔说话。尽管早就有一些国际著名的唱片公司向他 投来“橄榄”,但他仍因不愿意接受唱片公司对他“并不尊重”的安排而拒绝了与之签约。去年10月,他在结束了香港国际钢琴比赛(他在那项比赛中取得了第二 名)之后,就回到了老家成都,开始了一个真正中国自由演奏家的生活。他认为自己有能力,不靠外国人恩赐的机会,也能发展。他相信自己是世界级的,他也需要 国际的舞台,但他认为他已经19岁,不再是小孩了,他认为起码是已经可以和世界任何一名一流的演奏家先比,他最需要的是尊重,是对中国人的尊重。否则,他 宁愿在国内教书,为中国人做事。

他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骄傲



记述到这里,我聪明的读者朋友们一定对沈文裕的性格,不需评价也有了一个基本的感受了吧?这就是沈文裕,一个常人难以企及,又绝对不可能复制的沈文裕一个令世界钢琴界不能视而不见的沈文裕。一个既有才能、有性格、有志气,但还不够成熟的,不够完美的年轻的可爱的沈文裕!

对于沈文裕这样一个为世界关注的天才钢琴家,他毫无疑问的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骄傲!虽然他不是完人,但我们仍没有理由不关注、爱护他。我们也希望更多我的爱钢琴、爱音乐的读者朋友,知道他、了解他、关注他、爱护他。让这个天才最大限度的发挥他的才能,创造一个一个的奇迹。

像沈文裕这样天赋极高的钢琴天才不可多得,他的成功也难以效仿。但是,从一个具备优异天赋的孩子到真正的钢琴演奏大师,其中的路途有多远谁也难以 断言。尽管国内外媒体都曾给与了极高的评价他:甚至说,他已经具备了大师才能。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2005年的第15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中,他竟在首 轮就被淘汰!究竟是比赛的不公,让这个中国的天才受到挤压,还是年轻的文裕确实尚有欠缺,不合“肖邦”的口味!对于一场比赛的成绩如何,已经不再是内行的 人们评价沈文裕才能和水平的标准。凡是听过他的演奏的人,会用自己的良心作出公正的评价。

他在国内生活得很愉快



记者在发稿前,与沈文裕的父亲通电话得知,沈文裕上海音乐会后一直还在成都。每天的生活就是弹琴和学习英文(因为他十岁就去了德国,英文应对要差 些。他知道英文是他与世界的沟通、交流的必要工具,所以还需是要努力学习。但学英文没有弹钢琴让他更感到有趣)。沈文裕的爸爸说:“他最近在家已经又弹了 二十多本乐谱,其中包括莫扎特全集,李斯特的很多最著名的乐曲和改编曲,贝多芬的变奏曲全集等;像贝多芬的狄亚贝利变奏曲,英雄变奏曲,李斯特改编的“命 运交响曲”等最难最大型的钢琴作品都弹的很好了,可以随时搬上舞台以最高的水平演奏……”谈到文裕的现在和将来,文裕的爸爸对儿子充满信心,他说:“最 终,时间会证明沈文裕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是不是天才?是不是大师级的演奏家?或者,只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冒牌货?时间会给出公正明确的答案!”

沈文裕曾对记者说,我从来就没有感觉弹奏什么作品有困难过,只是需要一定的熟悉的过程。文裕的爸爸说,他现在又找到了一些没有弹过曲目,每天弹一 些新曲目,学学英文,生活的很愉快,这段时间他也是难得轻松。3月下旬,他又有一些在国内的演出,四月、五月还要分别在上海、北京录制一些唱片,他都感到 很高兴。他喜欢呆在自己的家里,更喜欢呆在音乐里。对于人们关于他不会生活,不会“做人”的议论,他并不在意,他说:“我有我的活法,如果他们喜欢音乐就 去听我的音乐好了。如果他们并不喜欢音乐,也就不用来关心我了。”

国内外媒体关于沈文裕成长及关于他的各种报道已经有了许多的版本,本刊就不必再行赘述,为了满足部分对他尚不够熟悉的读者的了解,我们选择了《南 方周末》记者在他取得了拉赫玛尼诺夫比赛第一名后,采写的一篇专访。和他去年从德国回到四川后《成都日报》记者陈蕙茹采写的另一篇报道,以便于大家对他的 近期了解。

No comments: